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,在皖南祁門縣蛇傷所接受十來天專業(yè)治療后,黃山市知名非遺雕刻傳承人汪加林被劇毒蛇咬傷的傷勢已基本痊愈。目前,他已出院返回歙縣家中繼續(xù)休養(yǎng)。此前,汪加林為了雕刻好“蛇生肖”,把一條劇毒蛇帶回家觀察,不慎被咬傷,中毒嚴重。
事發(fā)
癡迷蛇雕刻,卻被“模特”咬傷
“徽州四雕”,竹、磚、木、石,是千年徽州文化的重要瑰寶。在黃山市,有很多從事“四雕”技藝傳承的非遺人,56歲的汪加林就是其中的竹雕技藝傳承的佼佼者。
早在15歲時,汪加林就隨父親出沒于長滿毛竹的歙縣北岸的大山,找品相和材質合適的竹,和父親學雕刻,一路走來,是1萬多個日夜的辛苦堅守。40年雕刻歲月的淬煉,汪加林的竹雕技藝早已聞名于省內外。目前,他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和省級非遺傳承人,2017年度省級帶徒名師。而且,汪加林長期在歙縣行知學校教授傳承竹雕工藝,桃李滿園。
汪加林對藝術追求有一股子癡勁,總想追求完美。8月15日,汪加林告訴新安晚報、安徽網、大皖客戶端記者,目前正在創(chuàng)作一組以12生肖為主題的竹雕藝術精品,其中龍、牛、馬等生肖都不難,雞有些難雕,要多費心思。唯獨蛇是最難雕刻的,如何在小小的竹節(jié)上,讓單一線條形狀的蛇能栩栩如生、呼之欲出?這可把他愁壞了。
為此,這位癡人特地找了條劇毒的五步蛇回家觀察。五步蛇又稱蘄蛇、祁蛇,是十大劇毒蛇之一。汪加林在觀察這條蛇的過程中,右手大拇指部位被毒蛇以閃電般的速度給咬了。
幸運
得及時救治,目前已基本康復
華東地區(qū)歷來山林多、山谷高,各類毒蛇很多,以前醫(yī)療條件不好,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毒蛇咬傷而丟命或殘疾。上世紀60年代,祁門縣蛇傷所創(chuàng)辦,通過傳統(tǒng)技藝和現代科研的結合,專攻毒蛇傷的救治和藥品研發(fā)等。
受傷后,汪加林也慕名來到祁門縣蛇傷所求治。經過10來天診治,受傷部位雖然還略有腫脹,但基本康復,汪加林在8月上旬就回家了。他稱,目前還要內服外敷藥物,估計要休養(yǎng)半個月,等傷勢好了,還要繼續(xù)完成蛇生肖的作品。
提醒
毒蛇傷能治,也不要親密接觸
祁門縣蛇傷所負責人汪勝松告訴記者,我國的毒蛇分部很廣,種類也多,其中劇毒的有眼鏡蛇、銀環(huán)蛇、蘄蛇、蝮蛇、竹葉青、烙鐵頭、金環(huán)蛇、蝰蛇、海蛇等。每年,都有很多人被毒蛇咬傷求醫(yī),常有毒蛇傷者千里迢迢趕到祁門縣來求治。
汪勝松稱,被毒蛇咬傷的,一般是戶外工作者,如工人、農民和田野調查人員,以及戶外運動愛好者等。城市的濕地、公園及濕冷清涼區(qū)域也偶有蛇出現,這幾年出現了有人養(yǎng)寵物蛇而被咬傷的案例。
不久前,六安一青年網購一條美國西部響尾蛇當寵物,被咬傷后,家人到處找響尾蛇抗毒血清,輾轉聯系到祁門縣蛇傷所求治,最后終于康復出院。汪所長表示,雖然對毒蛇傷可以實施有效的治療,但還是要避免被蛇傷,尤其不要試圖和毒蛇“親密接觸”。一旦被毒蛇咬了,一定不要劇烈運動,要第一時間前往正規(guī)專業(yè)的蛇傷救治機構治療。
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